2月18日,衛生部擬批準牡丹籽油作為新資源食品的公示到期。這意味著,山東菏澤的趙孝慶8年多來付出的心血終成正果,牡丹籽油將實現工業化生產,進入人們的生活。
牡丹籽蘊藏巨大潛力
牡丹大多用于觀賞,一般通過嫁接實現快速繁育,很少產牡丹籽。但用來制取中藥“丹皮”的“鳳丹”、“紫斑”牡丹籽產量卻很高。上世紀70年代,有人進行“丹皮”高產試驗,沒想到牡丹籽畝產高達990公斤,比大豆的出油率還要高。趙孝慶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巨大潛力。
科研需要數據說話。2004年8月,他找到中國林科院幫助分析,結果出來了:牡丹籽富含人體需要的氨基酸、維生素、多糖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,極具開發價值。
“后半輩子就干一件事”
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,百年牡丹不罕見,一次種植多年受益,且極少打藥施肥。“紫斑”牡丹適宜北方半干旱地區,而“鳳丹”牡丹適于長江流域,全國有20多個省市適合種植。
2007年,趙孝慶著手牡丹籽的規模化生產。目前,菏澤可用于生產牡丹籽油的牡丹種植面積已達1萬多畝。
2月18日,趙孝慶望著衛生部衛生監督局公示網頁唏噓不已。他的牡丹籽油產業化研究填補了多項國內外空白,首次提出“油用牡丹”概念,將一種藥用、觀賞植物作為油用植物栽培,并制訂出油用牡丹種植規范。8年多的科研,光是衛生部要求做的牡丹籽油安全性實驗,就用去了整整兩年。為了考察兩種油用牡丹適宜種植區域,他自費跑遍全國。前后用于科研、樣本化驗的錢高達300多萬元,這是他全家種植牡丹的收入啊!
趙孝慶說:“我認準了,后半輩子就干一件事——牡丹籽油的產業化!”